今天參加了 哲學星期五@慕尼黑 的直播,從電影探討家庭關係
這個分享跟德國唯一扯得上邊的就是是由哲五@慕尼黑舉辦的,但我覺得 心理師愛看戲分享了很不一樣的觀點,原本想說因為朋友主持,加減聽一下的我,竟然就這樣聽完了,也得到了一些全新的觀點,分享直播存檔給大家。
裡面提到最深刻的一段話:『其實成為「父母」的年資和小孩是一樣的。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小孩的出生,也才會成為父母。父母在學習如何成為父母,而小孩也是,彼此間該如何相處更是一直以來的課題。
為什麼心理師要強調這段話呢?
他想說的是這父母與小孩的如果可以建立在對等的關係上,或許可以減少一些家庭紛爭。 的確身為父母,都會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,或是站在「大人」的角度幫小孩決定問題,但心理師也提到,如果連小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歡或想要什麼了,那旁人又怎麼可能會知道呢?
有太多的觀點值得我們好好省思,家人一直以來都是最親近的人,但也因為有了這緊密的關係,在決定任何事情時,家人的因素也都會時時的影響著我們,而我也是,記得當初決定出國留學的時候,其實最放不下的也是家人,所以很謝謝我的父母願意支持我做我想做的事情。
心理師在最後也提到,就是因為關係親密,當家人做了一些不合你意的行為才會感受到痛,俗話說的好,家家有本難念的經,我相信你在看完這段直播後,或許也能給你一些啟發。
https://fb.watch/55sbx3s4Vh/